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档案馆介绍

档案馆介绍

640 (4).jpg

  湘阴县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近来,湘阴档案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把档案资源建设作为湘阴档案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湘阴档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呈现出质量提升、基础夯实、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目前,一个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利用便捷的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逐步形成,为湘阴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一)立足“大档案”观念,抓好档案资源源头建设

  长期以来,我馆就把档案资源建设放在事业发展全局性的高度加以考虑,无论是制定长期规划还是年度计划,都把档案资源建设列为重要内容。目前,我馆保存着自1918年以来的档案174个全宗19.8万卷册,形成了文书、会计、工程、专业、声像、实物、电子等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馆藏体系。 一是制定规范,整体推进。为了规范、有序地推进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我们依据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业务标准,结合自身工作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县委办、县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湘阴县档案工作规则》、《关于做好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区划调整改革中档案处置工作的通知》、《湘阴县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重大事件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我馆重新修订了《湘阴县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制订了《湘阴名人档案收集收集办法》、《关于挖掘、整合湘阴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实施方案》等。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拓展档案资源建设渠道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使档案资源建设由档案馆行为逐步提升到政府行为及多个部门参加的联合行为,有效地聚合了档案资源建设的力量。二是有序管理,依法接收。档案的接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关系到馆藏档案的齐全完整及其结构的科学合理。为了保证入馆档案的质量,我们成立档案业务指导小组, 采取“抓系统培训”和“以整代训”的方式,深入一线,主动服务,每年都对档案进馆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确保进馆档案完整规范。三是突出重点,拓宽领域。在湘阴县企业改制、机构改革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破产改制,部分县直单位被撤并。为了防止因机构撤并、人员分流而造成档案流失,我们提出改制企业、机构撤并单位档案的归属与流向意见,采取了先行介入的方法,实行档案代整、代收、代管、数字化和开发利用“一条龙”服务,全县撤并的19个乡镇、10个县直单位、18个改制工业企业的档案得到规范处置,确保机构、企业变动后的档案的完整及安全进馆。针对馆藏结构相对单一的状况,我们加大了对专门档案的征集接收力度。林权档案、审计档案、生育办证档案、人口普查档案等专门档案的入馆,最大限度地丰富了馆藏数量,优化了馆藏结构。

  (二)构建“强资源”格局,扩大档案资源建设途径

  湘阴历史悠久,置县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名人辈出,是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形成了很多极具价值的珍贵档案资源。我局以增进地方特色为目标,坚持开展档案接收与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并举的方针,着力构建“强资源”格局。一是建立队伍,搜集信息。我们在本县文史爱好者和各类文化协会中挑选出一批责任感强、认真负责的人员建立了一支珍贵档案古籍征集信息联络员队伍。利用他们提供的信息,强化湘阴地方特色档案的征集。我们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按照“档案预算优先安排、档案经费优先保障”的原则,逐年增加征集经费,为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切实保证了档案资源建设的不断推进。二是主动采集,突出特色。我们积极开展了以城市建设为主体的城市记忆工程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征集湘阴各时期县城老照片108幅,保存了湘阴城市历史面貌;征集我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生物防治专家陈伯刚等6人的个人档案372件,建立湘阴名人档案;深入我县文星镇、三塘镇、青潭乡3个乡镇5个村(社区),开展专业渔民生产、生活传统习俗档案的采集,采用录音、摄像的方式建立渔民口述视频档案;征集了建国以来湘阴各单位各个时期印章475枚;征集了1919年—1980年老湘阴各类地图、清末民国初年房屋买卖契约等档案资料958件;征集了8个姓氏老族谱。三是整体联动,整合资源。房产登记、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档案等专门档案具有很大的利用查考价值,但分散于职能单位的档案馆室中,人民群众利用档案存在很大的困扰。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依照《档案法》和《湖南省档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积极与职能部门沟通协商,我们最终将2016年前8万余册房产登记档案、1400卷城建档案、芙蓉路北拓等3个重点工程档案2100卷整体接收入馆,统一向社会提供利用。这批档案的入馆,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这些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提供查阅的便利;又填补了我们在馆藏上的空白,丰富了馆藏数量,优化了馆藏结构。

  (三)树立“大服务”理念,倾力打造便民利用体系

  服务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我县档案工作树立“大服务”的工作理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设和谐湘阴的进程中,切实增强档案服务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倾力打造便民服务利用体系。一是创新服务方式。湘阴县综合档案馆于2016年6月20日实现搬迁并对外提供服务,为档案服务夯实了硬件基础。在服务中,我们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推行函电代查、网上查询、跟踪服务、热线服务等人性化服务方式,丰富了查阅手段,在一波又一波的查档高峰中,档案服务工作有计划、有准备、有重点、出效果。档案馆年均接待查阅群众近千人,为落实政策、调解纠纷、核实工龄年龄、户口迁移等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得到了查阅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速换挡。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的要求,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全面推进。截止2017年底,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全面完成。共完成馆藏20个全宗10148卷档案实体1662454页(A4页面)的全文扫描。深入开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专题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完成全文扫描1.04万页。三是创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手段。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制作县情宣传展、修编党史及乡镇志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为湖南电视台《故事湖南》和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组提供档案资料、图片,充分发挥档案的“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


Copyright © 2024 主管单位:湘阴县档案馆 联系电话:0730-2715106 主办单位:湘阴县档案馆技术服务中心 湘ICP备2024045392号